幼儿口语表达有烦恼?肖博士来支招!(下)

来源:两个黄鹂    /    编辑人:两个黄鹂    /    编辑时间:2021-03 月 26 日

— 摘要 —

在《教幼儿学说话,肖博士这样说(上)》中,我们摘录了《关键期幼儿口语表达系列绘本》中,作者、同时也是两个黄鹂创始人、两个黄鹂研究院院长肖弦弈博士,为爸爸妈妈、幼儿园老师写下的话,得到了家长和幼儿园盆友们的一致好评。现在,我们继续向大家推出余下的四篇“肖老师讲话”,希望为大家在引导幼儿口语表达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在《教幼儿学说话,肖博士这样说(上)》中,我们摘录了《关键期幼儿口语表达系列绘本》中,作者、同时也是两个黄鹂创始人、两个黄鹂研究院院长肖弦弈博士,为爸爸妈妈、幼儿园老师写下的话,得到了家长和幼儿园盆友们的一致好评。现在,我们继续向大家推出余下的四篇“肖老师讲话”,希望为大家在引导幼儿口语表达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 ● ●


《编故事真好玩》
在虚拟情境里的表达,同样重要


口语表达的内容可以来源于真是的世界,也可以来源于虚拟的世界,来自真实世界的素材可以是经历、兴趣、情感、新知等,来自虚构世界的素材就要借助想象力了。
由于孩子的认知有限,他们从真实的世界里获得的素材不多,但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的世界将无边无际。编故事就是发挥想象力的过程,虚构的人物、情节来进行讲述,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口语表达活动,因为他们喜欢将想象和现实融为一体。面对孩子的不成熟的、甚至有点儿无厘头的想象,家长不要对孩子说:“别瞎想了,这不是真的。”家长应当说:“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用这样的方法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在我儿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非常乐意做一件事就是每天早晨送他去幼儿园,因为在短短10分钟左右的行走中,我和儿子一起创编了很多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如环球旅行啦,海底探险啦,宇宙探索啦,森林奇遇啦,等等。在虚构故事的过程中,儿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渐渐提高了。
训练孩子虚构故事的能力,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第一,续讲故事。根据现有的一些童话故事,引导孩子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美人鱼化作泡泡升向空中,向粉红云彩深处飞去后,美人鱼去哪儿了呢?第二,可以给孩子列出三四个没有关联的词语,让孩子发挥想象力,把这样几个词语串联起来讲一个故事,如小羊、外星人、小行星、白雪公主。第三,就像本书故事讲的那样,看到什么就编一个跟这个东西相关的故事吧。
我们试一试,看看孩子能创编出多少有趣的故事吧!
● ● ●


《变得懂礼貌的小狐狸》
有效沟通,从尊重他人开始


礼貌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它包括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人。能给别人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感觉。礼貌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面貌。所以。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让礼貌成为一种习惯非常重要。
我在德国留学期间,德国小朋友的礼貌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让我感觉讲礼貌已经成为德国小朋友的一种习惯。回国以后,根据我的观察,中国小朋友的文明素养在逐渐提高,这是可喜的现象。不过,让讲礼貌成为小朋友的一种习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强,我们大人要做好榜样和示范。我经常碰到一些言行比较随意的家长,他们总说自己的孩子见人不打招呼,不讲礼貌。可是,如果我们大人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能教好孩子呢?
第二,教孩子应该遵循的礼貌规则。比如,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要求孩子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和称呼人,会问早、问好和道别,教育孩子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等。
第三,用好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孩子喜欢故事,在听故事或读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引导孩子把故事里的礼貌言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
● ● ●


《奇妙的安静王国》
在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我有一次坐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班机回北京,碰到一件事:飞机上有一个中国的5岁小男孩,说话的声音很大,他戴上耳机看电影的时候还大声尖叫。坐在前面的一位加拿大叔叔很不高兴,他扭头暗示孩子的父母管一管。孩子的父母只是象征性的说了一下孩子,但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奇妙的安静王国》这则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去年,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学前的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在言行上给孩子们做了一些规定。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孩子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校把说话的音量划分为0、1、2、3、4共五个级别,分别对应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听讲、低声耳语、讨论问题、面对全班同学说话、操场上加油呐喊。通过这些教育,我发现儿子越来越能很好得到控制说话的音量。
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只要积极引导,孩子们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 ●


《超级演说家》
做一名小小演说家,风度比成绩更重要


对小朋友来说,做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似乎不可能。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如果孩子将来不以演讲为职业,就没必要学习演讲。但是无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读离不开“演讲”,也就是要在众人面前讲话。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优秀演说家的素质是有必要的。
首先,演讲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家长说,孩子在面前对很多人讲话的时候会紧张、害怕,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缓解这种情绪呢?其实,优秀演说家不是不紧张,而是能适当控制紧张情绪。害怕是过度紧张的表现,这个要克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大量的演讲基础上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机会,孩子就会尽快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演讲时怎样讲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讲什么。演说说的内容从哪里来?它是来自演说者的经历、兴趣、情感、新知、思想,等等。
最后,一个优秀的演说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人格魅力。演说者需要健全的、高尚的人格。因为演说是一种用思想、理性、激情来感染、打动和激励他人的活动,演说家必须具有人格魅力,才能征服听众。要想成为优秀的演讲者或演说家,必须先塑造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