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个黄鹂寒假社会实践课即将开启!

来源:两个黄鹂教育公众号    /    编辑人:小黄鹂    /    编辑时间:2021-12 月 23 日

— 摘要 —

新年即将到来,孩子们期待的寒假也即将来临。以什么方式开始我们的2022,新的一年孩子们将得到什么样的成长?两个黄鹂社会实践课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两个黄鹂好口才更自信

 

2021年仅剩不到10天的时间,新年即将到来,孩子们期待的寒假也即将来临。以什么方式开始我们的2022,新的一年孩子们将得到什么样的成长?两个黄鹂社会实践课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两个黄鹂


根据相关数据,80%左右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敢当众发言的重要原因是胆小和不自信。心理素质确实是影响孩子当众表达的重要因素,但内容和思路也是影响孩子表达效果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两个黄鹂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课的主题定为“我在现场:关于科技和人文的报道和解说”。

 

 

两个黄鹂


实践课核心素养培养

 

 

两个黄鹂


 

此次寒假实践课对于孩子的培养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在现场”。通过真实情境下的报道、采访等,让孩子获得现场演说、沟通的经验,了解现场表达的形式、内容、过程以及提高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只有实际的经历后,孩子才能由“知道怎么说”向“我能说出来”转变。

 

两个黄鹂

 

第二部分是“关于科技和人文的报道和解说”,帮助孩子了解、掌握“说什么和怎么说”。科技和人文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两部分,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支持和保障,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人文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维护,保持我们生活的温度。

 

两个黄鹂


认知科技与人文,思考现在和未来,通过几天的实践课程,让孩子更深刻的掌握表达的心态、内容、思路和技巧,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蜕变。

 

行程安排


Day1

少年初体验,破冰团建

沟通力、责任感

 

此次社会实践课共有5天时间,第一天时间将举行集结仪式,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迅速相互熟悉,建立共同的荣誉感,准备好接下来几天的活动。

 

 

两个黄鹂

 

 


 Day2

对话科技,直面未来

观察力、未来观

 

第二天学员们将前往中国科技馆进行现场报道解说,对话科技,直面未来,锻炼孩子观察能力和对未来的思考;培养孩子们自信勇敢的面对陌生环境,解放天性。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

 

 Day3

追寻历史的足迹,体会成长

表达力、历史观

 

第三天,孩子们将前往中国共产党党史馆进行报道解说,追寻历史的足迹,在先辈们的事迹中学习当众即兴表达,体会成长,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


Day4

宇宙探秘,仰望星空

应变力、责任感

 

第四天,孩子们将在北京天文馆进行外景主持和采访报道,搜集报道素材,采访相关人员,并选择材料进行现成报道。综合锻炼孩子观察能力、有效交谈能力、材料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


Day5

成长的足迹,结业仪式

思维力、自我认知

 

最后一天,所有小朋友和家长们将共同参加结业仪式,共同分享几天的收获和感想,总结梳理实践课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孩子的思维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两个黄鹂


几天的实践课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由浅入深的将实际表达能力以及对于思维和内容的把握融入到每一项活动中。几天中,孩子每天都需要总结自己所学知识,向家长或老师复述一天活动流程,真正将几天的经历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

 

两个黄鹂

 


报道和解说示例


中国科技馆外形蕴含着什么?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


【现场报道】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两个黄鹂小记者落落,我现在站在中国科技馆的西门口为您报道。在我的身后的这栋建筑,就是中国科技馆新馆,它位于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

新馆建筑很有特色,整体是一个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 “探秘”的寓意。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四个特效影院。

中国科技馆于2009年9月16日正式开放,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同胞兄弟”

 

 

两个黄鹂

 

【现场解说】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两个黄鹂的小记者落落。走进中国科技馆,迎面就是这个大家伙。它就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同胞兄弟”。天和核心舱有好几个兄弟,这个就是最先制作出来的。大家随着我的镜头来看一看,天和核心舱这个同胞兄弟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这个大家伙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分别为节点舱、小柱段和大柱段。其中,节点舱有出舱口、对接口和停泊口;小柱段主要为航天员居住的地方,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目前正在空间站的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就居住在这个地方。大柱段主要进行舱内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去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当天,被誉为天和核心舱“同胞兄弟”的1:1结构验证件实物,就在中国科技馆亮相展出。

 

 

两个黄鹂

 

深海机器人

 

两个黄鹂

 

【现场解说】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两个黄鹂的小记者火落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科技馆的三层,科技与生活D厅。地球上71%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如此广大的面积中必然蕴藏着很珍贵的矿产资源,人类将如何认识并利用这些资源呢?这就离不开这件展品,深海机器人。我身后的这台深海机器人是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为原型,1:1仿制的。大家跟随镜头来看一看这个庞然大物。

这件展品的前部会有很多的灯。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蛟龙号”的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水下7000米,水下7000米没有阳光,当我们科学家进入到深海的海底,这些灯就会让我们科学家知道海底的周围环境。水下7000米除了没有阳光,水压还特别高。这就要求我们这个载人深潜器它要拥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不光是壳体,还包括了外部的这些部件。这是深海机器人的机械臂。如果科学家要对海底的某些矿产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的话,还需要调动载人深潜器前方的机械臂进行取样,再将这些样品带回陆地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信有了这台海洋探宝利器的帮助,未来我国在深海科考领域将会取得更加卓越的科研成就。

 

两个黄鹂往期实践课精彩活动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

两个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