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80后的家长,往往有一个外在的动力: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但如果你跟现在00后、10后的孩子去说这一句话,他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改变命运?”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外在的动力是他们感受不到的。但是如果孩子拥有了内在的学习动力,那这个动力是会持久存在的。所以,我们究竟该如何让孩子拥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呢?


摆正心态,杜绝“逼迫式教育”


孩子怎么会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呢?这一定是他刚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引发了他的求知欲,这个是内在的动力。除此以外,所有的动力都是外在的,外在的动力是不持久而且脆弱的。现在学习差的孩子,他本身是没有什么动力的,而学习好的孩子,他的学习动力实际上很少是内在的。


我们曾经跟一些高中生做过一些了解,一流的高中生,他们读到高三都不知道要去哪个大学学什么,自己未来可以干什么,这显然说明了他的这个学习动力是外在的。高中生尚且如此,小学生还不会问意义的问题,他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外在。动力来自于外在,无非是家长和老师在后面催他和逼他,使得他不停地往前赶,这是他的学习动力。也就是,我们当今小学生教育的背后,往往是这样一个催逼的角色。小学生他们的动力是来源于被别人逼和催,那你想想看,如果被别人催的太急了,逼的太紧了,那这个人就跑了。就好比一匹马,你如果鞭子抽的过分的话,这个马也会停下来不跑的。


因为孩子们都是外在的动力,所以绝大部分小学生都不太爱读书。我很少见到一位家长跟我说,她的孩子是很自觉的,愿意去探索、愿意去求知的,很少。那么,很显然这个动力来源就是外在的,那这样的话就是不持久的,如果你过分逼和催的话,他就停下来不走了,这是我们的家长需要了解的。

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学习“内在动力”


如果你想要孩子学习有动力的话,一定要让他的产生内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就是你有本事引发他求知本身的欲望,让他对求知有欲望。家长要知道什么事情都是兴趣使然的,有兴趣他就做,没兴趣他就不做,家长需要让他对求知产生兴趣。比如说,带一个小学生到超市去,妈妈会这样讲话:“宝宝,200抽的餐巾纸是4块钱,400抽的餐巾纸应该是8块钱,现在这一盒是7块8毛,我们买这一盒就便宜了多少钱?妈妈讲了一大堆的话,你已经是小学3年级了,你能不能用数学来把它表达出来呢?你来试试看。”结果,这个小朋友用一个数学的式子把它表现出来了,他妈妈告诉他:“宝宝你看,妈妈讲了一大堆的话,你可以用这样简洁的阿拉伯数字和符号表达出来,你认识到了数学的神奇之处,这就是数学简洁的美,宝宝你要好好学,你看多有意思呀!”孩子自然而然就爱学了。


再比如说,宝宝在写字,“宝宝,你写字,汉字,对吧,你看汉字多有意思,中国人有意思了,古代的时候月亮的月就画一个月亮,后面慢慢就演变成这样一个字了,汉字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的演变非常有意思。有一本书专门是写汉字是如何演变的。”那么,孩子就会问:“妈妈,我的名字是怎么演变来的?”这样,孩子对汉字就有兴趣去探索了,学汉字就心甘情愿了。


让孩子有动力去学习,就是跟他分享劳动成果。一个小孩子天天去学校其实是做劳动,有了劳动成果之后,如果没有人跟他分享,就会导致他不愿意去劳动了。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每天上学之后回家,家长如果问他:“宝宝,今天老师教什么了?”、“宝宝,你给妈妈讲的这些,妈妈都忘记了,你来做妈妈的小老师好不好?”小孩子就会非常乐意跟你分享他学到的知识。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都有人跟他分享劳动成果,他就会十分愿意去学习,这种方法一定要扯到理论上来。


发扬“鼓励式”教育,让孩子萌生成就感


“鼓励式”教育是很多家长都在做的,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愿意去学习,也就是有动力去学习。同时,要想让孩子有动力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他有成就感。


一个人长久地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成就感的话,那么就会失去动力继续去做。试想,学校里考前5名的只有5个孩子,而你家孩子成绩是中下的,如何让他有成就感?他在学校里受不到老师的欣赏,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其实这种孩子,成绩中下等的孩子是需要成就感的,只有这样才会让他学习有动力。


那么如何让他有成就感呢?比如说,学期结束了,你可以跟他盘点一下:“所有的商店过一个月都要盘货,那么咱们一个学期下来也来盘点一下吧!你这个学期学了多少知识呢?你看你,你学了什么什么妈妈都记着呢,数学你学了哪些……你看你这个学期多有成就,一个学期就学习了这么多东西。”这个孩子就会想,原来可以这样来理解成就啊。所以孩子就愿意去学校了,因为他找到了这种成就感,不然他所有的成就都是分数来决定的,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一无所获的。所以,如果家长可以这样让孩子找回成就感,那么其实带来的就是让他可以继续学习下去的内在动力。